《歌手·当打之年》综艺由李俊浩执导,冯明哲编剧,毛不易,周深,徐佳莹,萧敬腾,袁娅维主演的音乐,真人秀,综艺。
湖南卫视《歌手》第八季,2020年(1.31—4.17)周五黄金档播出 邀请:毛不易/周深/徐佳莹/萧敬腾/袁娅维/华晨宇/米希亚等顶流阵容,新生代阵容进行排位,奇袭挑战。 节目赛制亮点: 【抢1排位赛】为经典排位赛加入贯穿全程的第一名悬念 【对抗淘汰赛】上场第一名直接豁免,剩余歌手1v1对抗 【奇袭歌手团】每轮3人,网络报名,全网举荐,全民造势(奇袭权利:可在在线阵容排位演唱中,随时挑战在线歌手,开启1v1对抗,胜利则即刻加入阵容。
《歌手·当打之年》别名:歌手2020,我是歌手第八季,歌手第四季。该剧于2020-02-07在腾讯视频首播,制片国家/地区为中国大陆,该剧单集时长93分钟,总集数12集,语言对白普通话,最新状态总决赛:谁能夺得年度。该剧评分4.9分,评分人数54740人。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季《歌手》看完,本来对于歌王之战是有着很高的期待的,却没有想到这是一期让我感到被侮辱到想要呕吐的荧幕垃圾。
先开始和往常类似的分析,不过这次我们就不把选歌和表达分开分析了,很多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水准达不到我花费心力的程度。
首先是第一轮:
1)萧敬腾、林俊杰《hello》
萧敬腾的缺点完全没有规避,林俊杰的优点完全没有展现。
双重油腻,两片黄油夹一片黄油生吃。
不是“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就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台北市立动物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动物脱逃危机。
想诅咒节目明年办不下去吗?
2)徐佳莹、韦礼安《管他什么音乐》
整体设计很乱。
韦礼安的现场能力有些捉急,lala的vocal点也没出来。
不过喜剧元素满满,当小品来看还是可以的。
3)MISIA、小黑裙《再会的彼端》
高潮部分仍然是有点套路感。
但是主歌部分很不错。
可以去听听《风继续吹》
4)袁娅维、马思唯《2020 So Crazy》
表演整体性还不错。
开头电音很吸引人。
但是不应该选择奇袭MISIA。
5)周深、新裤子乐队《不会拜拜的DISCO》
周深和彭磊都有点铁憨憨的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风格上京味儿英语非常灵性。
表演上两个人的波浪gesture没练好。
总体上是很完整的表演。
6)吉克隽逸、许魏洲《Mad Man Killer》
吉克怒音质量不错。
许魏洲除了假模假样地学了学死亡摇滚那一段,之前的那能叫摇滚?软绵绵的摇滚?
整体来看作品倒是不差,但是这能赢周深和新裤子?
7)华晨宇、李宇春《西门少年》
李宇春一开始的东西是说唱?我对说唱了解不多,希望有人科普一下。
这句“野火烧不尽我们的野生野长”词和旋律不错。
第一轮的比赛我认为按照无奇袭赛制能够进前四的是:
华晨宇、MISIA、袁娅维、周深
接下来是第二轮:
1)吉克隽逸《好女孩》
不喜欢,故作姿态的程度太高了,这对于女性自拾尊严或者帮助树立女性的自我没有真正的帮助。
词曲都很一般。
2)萧敬腾《猴笼》
比第一轮的好多了,原因有三:
第一,有英文词。
第二,中文词很快,听不清楚咬字。
第三,舞台编排很棒。
3)袁娅维《Starfall》
音乐性很强。
vocal很强。
但是拿不到歌王可以想象。
4)华晨宇《七重人格》
首先我要说表演整体是OK的,我也认可他在这四个人之中拿到了冠军,但是我并不喜欢他的类似作品。
这里我很想说说我为什么很难对一个明星产生崇拜的情绪。
因为绝大多数明星或者艺人本身就只有很低的知识文化素养,对于我而言这种维度上的区分直接断掉了我产生崇拜的可能性,即使是我最喜欢的歌手,我也只能把她当做一个歌手而非一个能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指引的人。
但是就偏偏有些艺人很喜欢卖弄自己那看似复杂深邃的小心思,说实话,基于整体听众的水平以及艺术作品欣赏的出发点,我仍然每次都很用心地去给这些歌手写分析,以求让大家更明白他们想传达什么。
但是今天我很想从内心出发,告诉大家我对这些歌手实际上充满着鄙夷与不屑。他们不屑于与传统的音乐制造工业为伍,认为成人抒情不是什么值得追求的方向,然而事实上他们连把芭乐歌曲唱好的能力都没有,于是他们朝着“人性”、“崇高”这样的大的概念挥动他们如同牙签般细小的锄头,开始了那“滴水穿石”般的“耕耘”,最终拿出来的东西也是莫名其妙地就吸引了听众的崇拜。究竟是什么样的市场才可以让这种音乐受到欢迎?
形式和内容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满足的两个维度,这些我所鄙夷的歌手就在于他们只会用形式,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表达,但是根本没有内容。这集中体现在对一些先锋、实验艺术形式的拙劣模仿。究竟是什么样的听众才可以让这种音乐受到欢迎?
OK,纯粹分析节目的部分到此结束,下面就是负能量爆发的阶段了,慎读、慎洗、慎反驳。
在没有开始听华晨宇第一轮表演的时候我便开始了这部分的写作,是因为我对节目组的手段和思路感到恶心和愤怒,为了给一个还未能有扛鼎之能的歌手铺就歌王之路,真的是什么样的成本都不顾,什么样的损招都可以使出来。
首先,节目公布的歌单里面,MISIA的顺序是最后,结果播出来的时候是第三,几乎没有歌王的比赛顺序不是第七的,这点不必多说。
我们还可以看到,奇袭这样一个概念居然被用到了总决赛,按照以往七进四的比法,最终进入决赛的一定是MISIA、华晨宇、周深和袁娅维/徐佳莹,那么这里面除了徐佳莹以外都对华晨宇的歌王位置有致命的威胁。
华晨宇 vs MISIA:资历、作品、表达,没有一项华晨宇能够有优势,只有在风格上有一些功夫可以下。
华晨宇 vs 周深:表达细腻程度比不上周深,并且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只要作品上有惊喜,周深就有40%的概率使华晨宇拿不到歌王(不一定是周深歌王)。
华晨宇 vs 袁娅维:乐感、技术袁娅维都更强,出于观众接受度,可能她自己绝无可能拿到歌王,但是具有相当的分票能力。
每个观众可以投三票,可想而知如果是MISIA、华晨宇、周深和袁娅维/徐佳莹,华晨宇拿不到三票中的一票的概率是相当大的,而MISIA一定拿到一票而概率也是相当大的(结合我之前所说的,歌王和乐坛地位是相对应的)
因此,为了让华晨宇最为安全地拿到歌王之位,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让萧敬腾、吉克隽逸和lala和他竞演,但是我们可以想得到,吉克隽逸是没有办法在奇袭中打败MISIA的,因此尽管袁娅维对于华晨宇具有威胁,但是最后的四人之中只有一人有分票能力的情况下,华晨宇的票数就是稳的。
那么基于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后手出击的优势,袁娅维击败MISIA和吉克隽逸击败周深的概率是可以大大提高的,最后华晨宇的第二轮冠军将会是囊中之物。
其实歌手的这种运作是很正常的,比如上一季决赛让刘欢和齐豫1v1使得齐豫不具有威胁刘欢冠军的可能性(齐豫后期排名一路走高并且观众缘非常好);再比如之前历届刘欢、汪峰、林忆莲、李玟、韩磊都是被放在最后一位出场(汪峰是自己实在不争气,都给他帮到这一步了就是拿不下来),韩红那届更是搞了离谱的首尾1v1对决(第一轮的第一名挑战第六名,第二名挑战第五名,第三名挑战第四名,只比一次,决定冠亚季军)给她的歌王铺路。(第一季是例外,歌王的确定没有什么预设轨道)
但是以上的人都有同样的特质,那就是他们的资历与实力(18年的指的是Jessie J,不包括汪峰)都能担得起歌王的重量。
第二季韩磊:内地乐坛地位足够高;唱功好得非常直接
第三季韩红:内地乐坛地位足够高;唱功好得非常直接
第四季李玟:大中华乐坛地位足够高;唱功好并且流行意识非常独到
第五季林忆莲:歌手节目从开始到现在乐坛地位最高的歌手;唱功好并且表达上无懈可击,至今几乎随便挑一首歌都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第六季Jessie J:外国曾经的大热歌手,国际乐坛地位足够高;唱功好得非常直接
第七季刘欢:内地乐坛地位足够高;唱功好得非常直接
你说有黑幕,那确实是有黑幕,但是这些黑幕是给他们的歌王之路上保险,不是硬生生把一个歌手捧成歌王。
但是我们对这种操作的接受程度慢慢地扩张到了没有边界的程度,直到今天华晨宇同学的表演。
为什么一整季节目都没有人奇袭的两位歌手,今天都被奇袭?袁娅维的智商和情商会低到去挑战MISIA吗?一定能赢吗?赢了有好处吗?
还有为什么两轮表演华晨宇的出场顺序都是对后一个?
作品、表达和技术没有哪一个达到了和以上的前辈相提并论的高度,却被硬捧成了歌王,实在是吃相很难看。
MISIA作为具有实力与地位的外国歌手,竟然因为运作没有进入第二轮比赛,哪怕她真的在第二轮输给了华晨宇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为了铺路直接把别人除掉了是什么做法?这样做有任何尊重吗?日本成年女性的情绪表达往往是很隐忍的,MISIA没有什么表情,可能已经非常气愤或者难过了,如果对待外国友人是这个态度,请节目组以后就请一些黄致列这样的虾兵蟹将好了。
我想说,节目相对于观众来说掌握绝对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并不代表可以愚弄观众至此地步,我认为即使是华晨宇的粉丝也需要意识到这个歌王并非是荣誉,反倒是一个羞辱,显得他本人能力低下需要靠节目组爸爸给扶着走路。尽管我对于他本人没有什么喜爱,但是客观来讲,他仍然有40%的概率拿到歌王(在我关于预测歌王的回答里有说,只比MISIA少10%),他最后凭借努力拿到歌王或者亚军,都是相当好的结果,但是现在这样被喂起来,实在不是好事。
我一定要把这季节目诅咒到最低劣的境地,因为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都曾相信过这个节目会是音乐综艺的良心。
我诅咒这个节目再也不会有下一季,再也不会有真正有能力的歌手来参与这名为比赛的造屎工程,我为我花了一季的时间给这个节目做分析感到羞耻和惭愧,是我们一个又一个助长了节目的恣意妄为、不择手段,我们这些犬儒的观众让步一尺,节目组就可以让节目的下限再拉低一丈,这对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歌手都是罪恶的。
这期决赛,羞辱了被淘汰的MISIA、周深和徐佳莹,羞辱了在台上的萧敬腾、吉克隽逸和袁娅维,羞辱了“歌王”华晨宇,羞辱了华语音乐综艺,羞辱了所有观众的审美与正义底线。
不过,按照承诺,我还是会总结一期历届歌手中值得一听的现场表演(不包括《歌手·当打之年》),至此,我的《歌手》系列分析结束。